在幽暗的藍紫色光線籠罩之下,我們像一群被UV燈管烤著的眼盲的爬行動物,環繞一個棺木似的黑影謹慎踱步。我睜大雙眼,可是展廳里的一切不斷朝著我視覺感知的邊緣滑去。我不知道牆在哪裡,門在哪裡,作品在哪裡,同伴在哪裡。我們只是等待著。
楊沛鏗在倫敦Gasworks的展覽「Soft ground」張開一片無邊無際的藍紫色迎接到訪者。展覽以自19世紀起聚集於倫敦的漢普斯特德荒野公園(Hampstead Heath)尋歡的酷兒群體為出發點,探索跨物種關係如何與人類的社交和慾望交錯。隨著眼睛逐漸適應昏暗的光線,展覽的陳設稍微變得清晰。展廳中央橫臥的Soapy Fuck Tree(2023)是公園中一棵著名橡樹Fuck Tree的鑄像。楊沛鏗用混合了橡樹皮、苔蘚和植物精油的肥皂澆鑄複製了Fuck Tree低伏於地面的一段樹幹。雕塑的氣味在展廳中與其他味道混合:塞在通風口的汗濕T恤衫(Silent Sweat, 2023)和幾團噴過男士體香劑的紙巾(Scented Wonton , 2023)散髮的親密氣味如潮濕的紗,緊貼皮膚,幾乎將我們裹入在夜色掩護下肌膚相接的人群之中。
「Soft ground」用聲音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展廳中勾勒出一個充斥著誘惑、慾望、猶豫與未知威脅的空間。我們身處夜色正濃的荒野,聽見彼此遲疑的腳步在地上拖出沙沙的聲響。引觀眾步入第二間展廳的水聲來自角落里的Shy Fountain(2023)。一條細水柱從石塊頂部凸起的金屬噴頭射出,落在一叢紫光下泛出暗紅的苔狀物之上。裝置發出的水聲時急時緩,好像不同的人在林中以體液標記領地、發洩慾望。水聲慫恿我們在展廳里九根不規則分布的細柱之間穿行,尋找藏身林中的狂歡人群,但他們卻始終不見蹤影。在一切靜止的空間里,罩著藍色濾色片的聚光燈像鬼火般浮在空中,水聲所暗示的親密與放縱透出危險和不安。楊沛鏗以往作品(例如Mr. Cuddles Under the Eave,2021)中被棘輪帶可視化的纏繞和約束在「Soft ground」變作一張無形的關係之網,交織著脆弱的慾望以水聲為載體,在細柱間來回遊動。不過,具身經驗和歷史語境的缺席似乎使這張抽象的網絡顯得虛浮。我們難以辨別它是否曾在真實的身體與身體、情感與情感之間串起微妙連結。
楊沛鏗作品中的植物見證、記錄人類的慾望和不安,也給予陪伴和安慰。漢普斯特德公園的Fuck Tree像來自另一個物種的基礎設施支持,庇護曾在人類社會中難以容身的酷兒情慾,為之開闢空間。因被交歡中的身體反復地激烈摩擦,橡樹的表面變得光滑,形態亦逐漸被慾望改變。在選擇用肥皂為樹幹鑄像之前,楊沛鏗曾以不鏽鋼複製過一塊它的樹皮(Rubbed by tummy (naked),2022)。一個極易損耗、一個堅硬難摧,這兩種材料的反差不僅強調具體的物質被慾望塑形的過程,似乎也提醒觀眾留意樹體與人身共有的脆弱性。縮在牆腳的蘑菇夜燈與被邊緣化的個體一樣,承受孤獨,閃爍在兩個展廳之間難以定義、容易忽視的閾限區域里。這簇蘑菇雖然看起來屬於楊沛鏗Night Mushroom Colon系列,卻未被展覽平面圖標示。它們成為了黑夜裡一小團無名的奇異熒燭,無聲寬慰著跨越物種的同類。
然而,也許這簇孤單蘑菇同時也昭示了「Soft ground」這一跨國委任的展覽項目所面臨的挑戰。這場展覽起源於楊沛鏗2022年於倫敦德爾菲娜基金會(Delfina Foundation)的駐留項目,由Gasworks與Para Site藝術空間、阿那亞藝術中心共同委託,並將在2024年於Para Site展出。展覽雖從藝術家在倫敦駐地時期的研究和考察生發而來,圍繞倫敦本地酷兒群體展開,卻僅是抽象地回應主題,脫離了聚集在公園的酷兒社群的具身體會,也無暇顧及他們如何在倫敦不同時代的社會政治環境表達、理解自己的的慾望和身份。同時,雖然展覽介紹提到作品「審視(藝術家)與漢普斯特德公園的情感聯繫」1,但藝術家過往創作中對自身定位性(positionality)細膩的理解在這場展覽中變得模糊。 另一方面,展覽依託倫敦的公園及其中植物討論社會關係系統和閾限空間,作品與具體地點、人群緊密相連,這令人很難想象展覽在行至香港後,如何回應「酷兒」在不同背景涉及的不同經驗,在避免語境錯位的同時引發與本地觀眾切實相關的討論。
對今年入選希克獎、獲選代表香港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楊沛鏗來說,一場適時發生的英國個展無疑為事業新階段錦上添花。而對於在藝術世界里爭取發展空間和資源的不同獨立機構、商業畫廊、藝術基金會及其他利害關係方來說,在公共話語強調跨文化交流和聯繫的今天,不斷催生更多跨國駐留和委任項目則有百益而無一害。若不多想,「Soft ground」只是其中一例,它所遵循的藝術生產模式已經開始被默認為好的行業規範,逐漸成為主流。然而,面對這些藝術項目,一個固執而苛刻的觀眾或許仍然想問:在此時、此地,為什麼這個展覽亟須發生?它回應的是什麼迫切的需求?
離開展廳,我不斷回想閃動著微弱螢光的那簇蘑菇。它們寄居在國際轉換插頭上,遠赴倫敦,一面看起來生機勃勃,一面又在昏暗的展廳中顯得弱小易逝。而我無法預知它們會在這跨越地理邊境和文化隔閡的長途旅行中生長成什麼模樣。
注釋
1:‘…to interrogate his own emotional connection with Hampstead Heath…’, 展覽介紹,Gasworks,2023
本文是對Gasworks(倫敦)的楊沛鏗個展《Trevor Yeung: Soft ground》的評論寫作,展覽日期是22023年9月28日至12月18日。
作者:黃梓耘,寫作者、策展實踐者。她來自成都,常駐倫敦。黃梓耘曾就職於高古軒畫廊,並參與過泰特當代美術館和扎哈·哈迪德基金會的策展工作。她是藝術批評平台《歧路批評》的編輯。她也是在英華人藝術社群組織Gourd Canteen的一員,現為倫敦金匠大學當代藝術中心的駐地成員。她關注情感關係和社交互動如何維持藝術世界的運轉、促成藝術事件的發生。